【转南京日报】南京石湫街道、马鞍山博望镇——“一把刀”磨出的致富经

中德机床股分无限公司出产车间。 郑小平摄
享有“刀具之乡,铁画之源”佳誉的石湫街道,是南京的东北流派;铸造出“中国刃具第一镇”“中国机床第一镇”两张手刺的博望镇,则是马鞍山东向成长、融入南京的桥头堡。
石湫街道与博望镇分家苏皖两省,却又相互交壤相连。记者驱车从石湫一路驶向博望镇的路上,遍布刃磨具、机床等相干公司。一把“刀子”,让石湫与博望的接洽从老百姓的平常糊口走向财产的协同成长,更动员了两地老百姓的增收致富。
博望镇 先行一步,成长财产集群
6月15日午时,方才下过大雨的博望镇风凉恼人,安徽中德机床股分无限公司的集会室里却非常热烈,公司董事长兼总司理郑长玉正忙着欢迎从南京浦口区来采办机床的客户。
博望镇冶铁的鼓起最早能够追溯至北宋,在明清期间到达壮盛。以后,博望镇又转向打制财产刀具。千百年的持续,仿佛让每个博望人的基因里都刻上了与刀具相干的印记。
诞生于博望镇的郑长玉晚年在南京以发卖博望刃具为生,2000年回到故乡,开办了中德机床,并在2015年被认定为中国驰誉牌号。“上世纪90年月,良多博望人都在南京秦淮区雨花路一带倾销刃具。厥后,镇里成长跟刃模具相干的财产,鼓动勉励咱们返乡创业,良多人就返来了。”郑长玉回想说。一多量倾销员的“凤还巢”,让博望镇一步步走上了“安身刃具、成长刃具、冲破刃具”的成长门路,成长起刃模具、机床、机器加工三大财产。今朝,博望镇现有财产企业886家,刃模具和机床企业的占比跨越了80%,已构成以中亚、东海、力源为龙头的财产集群,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刃具第一镇”“中国机床第一镇”。
石湫街道 加速脚步,主打“手艺牌”
与博望镇交壤的石湫街道,看着邻人的敏捷突起,天然也加速了脚步。今朝,石湫街道有360余家机器制作类企业,此中刃具、机床类企业有200家摆布。
南京振锋机器刀具无限公司位于石湫街道明觉财产园内,是一家有着20年汗青的刀具出产企业。企业担任人邓成林也是跑刃具发卖身世,是石湫第一批办厂处置刃模具财产的人。
“做刃具必定是受了博望镇全数大情况的影响,20多年的成长,双方已相互构成了一个深度融会的财产链。”邓成林告知记者,在博望镇与石湫街道的交壤处,良多刃模具、机床企业都是“绑缚”在一路的,“机床上用的刀具有几百种,单个企业必定没法全数出产,以是良多刃模具企业城市相互交换,绑缚发卖。”
在深受博望镇刃模具影响的同时,邓成林也在不时立异,振锋公司每一年的研发投入就有近百万元,“若是不立异,不搞研发,很快就会被行业裁减。”邓成林说,此刻振锋公司正在研发可用在机床上更耐磨的陶瓷刀,胜利后能够大幅度下降企业的利用本钱。
振锋刀具只是石湫街道浩繁刀具企业在手艺立异上的一个缩影。石湫街道企服中间主任周良龙说,最近几年来,石湫街道已将高端设备制作作为财产成长的一个标的目的,摸索与浙江刀具财产集群的协作,晋升设备制作财产成长程度,向“专精特新”转移。
跨省“磨刀” 两地联袂奔小康
深度融会的财产链,让石湫、博望两地的老百姓,加倍慎密地接洽在一路,异地任务、办厂、开公司,在这里习以为常。
位于石湫的南京金球数控机床股分无限公司,是本地着名的机床企业,而董事长刘口玉倒是地隧道道的博望人。“间隔很近,交往很便利。”他说,“挑选江苏,也是但愿借江苏这个经济强省广漠的平台,把企业做大做强。”记者领会到,落地石湫的18年里,金球前后成长起两期名目,年产值可达近亿元。
本年41岁的陶帮林,在金球数控机床股分无限公司干了近20年,此刻已经是公司的主干气力。“我本来在博望镇上一家机床公司下班,厥后传闻金球的报酬不错,就来了。此刻我一个月得手能拿到8000块钱,还不算加班费。这一带的刃模具、机床公司,一个月根基都能拿到这个数。”陶帮林告知记者,经由过程熟人保举的体例,他的姐夫、不少同窗都在金球下班。
与陶帮林相反,石湫人王玮抛却了在溧水国企的任务,2009年前去安徽中德机床股分无限公司任务。一番探问之下才知,王玮的老丈人和公司董事长郑长玉是亲戚,举荐之下到了中德,此刻已经是公司的发卖司理。王玮婉言:“在这儿的支出,比曩昔高多了。”
据统计,今朝活泼在石湫街道、博望镇边境地域,仅刃模具、机床财产,跨省任务的两地工人约有1600人。两地企业的“刀”越擦越“亮”,老百姓的日子超出越好。
南报融媒体记者 毛琪 周飞